为系统掌握全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,筑牢心理健康安全防线,切实解决学生潜在心理问题,临床医学院于10月13日下午在学院5101会议室召开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工作会。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,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廖开兰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。
会上,各辅导员围绕本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摸排情况及心理预警学生动态,逐一汇报了所带班级心理预警人数、预警学生家庭背景、心理问题具体表现、近期行为变化及前期干预沟通情况。学院心理研判小组针对每名预警学生,从“问题根源剖析-风险等级评估-干预措施方向”三个维度进行专业分析,形成个性化帮扶建议,协助辅导员制定“一人一策”的精准帮扶方案。
结合研判结果,会议明确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干预机制。轻度预警学生由辅导员牵头,联合班级心理委员、室友组建“1+2”帮扶小组,通过日常情绪疏导、生活关怀及学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;中重度预警学生启动“学院-学校心理健康中心-专业医疗机构”三级联动机制,协助对接专业诊断与治疗资源,同时联动家长建立实时沟通机制。
为构建常态化心理健康防护体系,会议就长效机制建设达成共识。强化“早发现”机制方面,要求班级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,心理委员每周提交班级心理状态报告,辅导员落实“每周宿舍走访+教室巡查”制度,学院专责心理老师牵头执行“周研判、月分析”制度。坚持“长期关注”原则,聚焦重点人群、重要时间节点(如开学季、考试季、毕业季)及重大事件,建立心理问题变化追踪机制。
廖开兰副书记在总结中强调,心理健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,全体辅导员需切实将会议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。她提出两点要求:一要健全预防机制,以"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化解"为核心,强化日常排查与动态监测;二要落实精准施策,严格执行"一人一档"、"一人一策",对重点学生实施动态跟踪管理,根据心理变化及时调整帮扶方案,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。
此次会议为学院下一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,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。
(作者:卜南音 审核:廖开兰)